京东无人仓全局观 从自省到超越

郑凯 2016年09月27日 17:16

文/郑凯

中国的电商,要靠什么走出自己的超越之路?

在今年出版的《刘强东自述:我的经营模式》中,刘强东给自己设定了一个语境:“光有钱能不能做好电子商务?”答案显然是不能。

这就是电商公司和传统渠道型公司的本质区别,电商公司不完全是一个通路企业,更是商务流程的创新公司。电商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从物流、供货、用户体验和服务以及支付环节,不断的自省,才能走到超越。

所以,刘强东在9年前,力排众议决定自建物流,在京东年营收不足5亿的2007年,做出这样的决定,在当时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9年之间,京东的物流已经历三次技术变革,眼下第三代的物流技术正在推动京东,释放在无人仓创新方面的影响力。京东的智慧物流,是如何从自省做到超越的?

无人仓背后的智慧之路

9月19日,京东对外展示了最新的无人仓计划视频,同时披露了其中应用的核心技术。在视频中,我们看到京东正着力打造的智慧物流中心里,从入库、在库到拣货、分拣、装车的完整过程都无需人力参与,让库房拥有极高的效率和出色的灵活性。

事实上,实现真正的无人仓,这是京东在对物流技术不断的更新和迭代之后所总结的经验积累。京东WMS与青龙正是建立在自建物流体系之上的自主研发物流系统。WMS系统自2008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更新至5.0版本,而青龙系统从2012年开始,也经历了多个版本的蜕变,到2016年定位于智慧物流的青龙系统,已经升级到6.0版本。

可见,京东为物流系统进行了巨大的投入,而WMS与青龙系统的逐渐成熟,也促成了今天京东对无人仓计划的雏形。同时,笔者曾体验过位于河北固安的京东华北自动化物流中心。作为中小件分拣的全自动流水线,这些应用场景也成为了无人仓计划的试验田。比如,在其中使用的AGV搬运机器人、LGV自动引导式叉车以及各式各样的物流机器人,都是未来京东无人仓的典型应用。

所以,物流作为京东的核心竞争力,正不断从内部酝酿新的物流技术革命。如果说,第一代物流技术适应于人工作业的仓库,典型特征是人作为入库、在库、出库的生产力。那么,第二代物流系统技术以京东“亚洲一号”系列仓库投入使用作为标志,以适度自动化作为主要特征,主要应用了大量的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输送线、自动分拣机等物流自动化设备,在这些环节提高了库内作业效率。如今,京东准备将智慧物流作为第三代物流技术的发展方向,无人仓的实现,也有赖于此。

我们知道,从今年一月,亚马逊披露了自己的智慧物流中心计划。从2012年,亚马逊收购了Kiva机器人公司以后,就开始在它的物流中心里尝试用机器人取代人工来提升效率,据亚马逊披露的细节看,kiva机器人已全面应用于收货、上架、捡货、包装和出货一系列的流程中。这是亚马逊对未来物流中心的看法。

这与京东的思路不谋而合。京东的第三代物流系统技术是以“无人仓”作为载体的全新一代智能物流技术,其核心特色体现为数据感知、机器人融入和算法指导生产,可以全面改变目前仓储的运行模式,极大提升效率并降低人力消耗。

虽然京东的智慧物流之路起步要比亚马逊晚,但我认为最后的胜利者还是会属于京东。

第一,亚马逊的物流体系,并非完全自建,因为美国的市场情况,亚马逊在最后一公里选择了第三方合作伙伴,这令亚马逊的物流配送链条有所缺失,这一点上京东的物流体系更加完整,应用环境更丰富,同时落地能力也更强。

第二,亚马逊作为全球最早最成功的电商代表,京东用更短的时间,在物流体系上走到了和亚马逊同样的水平线,京东的加速度更快。

第三,中国的电商环境最复杂,同时发展最快。这给了京东在技术迭代上更多的应用场景,和试错的机会。

同样是AGV 京东为何更胜一筹?

成立于今年5月的京东X事业部,恰是京东对物流技术进一步提升的尝试。因为,X事业部成立的使命就是以技术和科技武装物流体系,致力于打造着眼未来的智慧仓储物流系统。自京东X事业部成立以来,京东已经在全自动物流中心、无人机送货、京东仓储机器人以及京东自动驾驶车辆送货等多个领域打开了很多想象力。

负责京东智慧物流研发的X事业部总裁肖军表示,“无人仓”代表着全新的第三代物流系统技术,将是京东物流应用质的飞越,其智能化体现为:数据感知,机器人融入,算法指导生产。

首先,数据感知是物联网给予这个时代的礼物,传感器技术的极大成熟,让仓库中的各种数据都可以迅速、精准的获取,进而让无人仓的实现成为了可能。

目前,京东已经在图像处理、认知感知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发,可以迅速将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转化为有效数据,而这些数据将成为系统感知整个仓库各个环节状态的依据,通过京东仓储管理系统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模块,更好地生成决策指令,指导库内作业单元工作。

其次,机器人融入。从京东公布的无人仓视频看,从商品入库、存储到拣货、包装、分拣、装车的环节都无需人力参与,形态各异的机器人成了无人仓的主角,机器人融入正是无人仓的重要特色之一。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亚马逊的Kiva应用更广泛,似乎在AGV的模式上要比京东更为领先。但其实,无论是智能感知还是机器人融入,背后都是算法在进行支撑。

所以,第三点就是人工智能的算法。整个无人仓技术的实现,算法是核心和灵魂,能使库内作业效率产生极大的提高。而这些算法的集合,将是人工智能在仓库的最好体现。所以,算法将决定整个无人仓在效率上的表现。这也是京东有别于亚马逊,并超越亚马逊的地方。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算法的核心在于背后的大数据,电商大数据是通过利用历史消费、浏览数据和仓储、物流数据建模,对单量进行预测来对算法进行支撑的。换言之,算法也不是一成不变,它会随着业务的改变随时发出最优化的指令。而京东的大数据链条,涵盖了货物出厂直到送货到用户手上的全部过程,这是一条完整的数据链。相比而言,亚马逊的数据链是有限的数据链。不同的大数据对算法的支撑结果自然有所不同,更加完整的京东大数据,让京东在物流的人工智能算法更利于落地。

大智慧物流格局 京东想要的更多

实际上,刘强东的无人仓并非一个独立的计划。他在今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到,京东将会把无人机、无人车和无人仓储进行融合:无人仓解决进货、存储、拣货、包装、分拣等环节,无人车主攻城市环境下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无人机则锁定乡村配送。

在今年6月,京东无人机在宿迁,实现了无人机配送试运营,利用农村广袤而空旷的空间环境,让无人机去完成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在9月1日,京东智能无人车,则进行了更为复杂路况的测试,提出了针对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全新解决方案。现在,京东又通过视频展示了无人仓的技术成果。

可见,京东要的是一个更大的智慧物流格局。因为,单一环节的自动化升级会带来局部效率的提升,而京东拥有完整的物流体系,掌握每一个物流环节,并展开全面的智慧物流升级,通畅的数据流、天然地无缝衔接、完整的全局考量让京东的实践颇具特色和优势。

从更高的层面看,京东对智慧物流全面的技术突破,对整个中国的智慧物流进程何尝没有借鉴的意义?

在今年“中国货运与物流行业趋势论坛”上,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何黎明指出,在国家由“十二五”向“十三五”的转变之际,我国物流业仍面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的严峻挑战,预计行业增速将继续趋稳放缓,传统的依靠成本价格竞争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另外,想关数据显示,2009-2014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在 GDP中的占比由 18.1%下降至 16.6%,但与发达国家物流占 GDP约 10%的比例还有很大差距,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成为企业的明确追求。

所以,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商企业,却通过技术的实现,一步一步将智慧物流在不同的场景进行落地,促进了物流技术的提高,也为中国的物流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意义。在京东的无人仓得以成功上线之后,开放的技术模型,将有机会促成智慧物流新标准的诞生。

总结而言,在第三代物流技术的创新下,京东智慧物流,已经从京东自建物流的“自省”,走到了无人仓全局观的超越。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京东都找不到可以参考的模板,通过智慧物流驱动电商升级的路,只能靠京东自己走出来。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