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盾、通付盾设备指纹之争,是谁在导演这场闹剧?

科技向令说 2016年05月26日 12:27

 2016年5月19日,还沉浸在融资喜悦中举办新品发布会的同盾科技却被十余名 “寻衅滋事者”破坏了心情,他们以撒传单和拉横幅等方式搅乱会场秩序,并在会场保安的制止下快速逃离。后经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派出所依法对这些人展开的调查,查明其中的张某等三人系以约200元/人的价格受雇于他人,收受他人钱财前来扰乱会议秩序,而其背后的黑手则为互联网安全防护行业的同行——通付盾。

事情到此远没有结束,此事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并被不怀好意的水军放大。经过同盾科技与媒体及社交平台官方渠道的交涉,源头媒体早已在发布不久之后已经删除不实内容,而爆料来源也已经做出澄清事实公示,并删除该源头。但是,部分网络媒体、社交论坛、营销号等平台仍然在以“发布会砸场”为新闻源头,继续扩散这些涉嫌诽谤同盾科技的信息。

事件的最新进展是,5月24日下午,同盾科技在其微信公众号“大数据反欺诈联盟”上发布严正声明,“将正式起诉通付盾、施襄”。该诽谤事件正式走入司法程序。这场雇佣水军、砸场、抹黑对手的闹剧看似告一段落,这在刷新商业竞争底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发和警醒。

4856d4f7c27d1340a7678cfcbcca22b4.png
4856d4f7c27d1340a7678cfcbcca22b4


指责剽窃有理还是涉嫌诽谤?
此事发生后在科技圈引起轩然大波,我们把注意力先拉回砸场子的现场,那几位被屈屈200元就收买的“寻滋挑衅者”,从他们在发布会现场散发的那份单页上附着的合同可以看出,合同是此前通付盾与阿里巴巴一起签署的,而单页内容把枪口直接对准由阿里前高管创建的同盾科技,指其抄袭。

众所周知,同盾科技与通付盾是同行,尤其在“设备指纹”领域存在竞争,根据36 氪的报道,同盾科技于 2013年10月 在杭州成立,并于同年11月 获得 IDG 资本、华创资本的 1 千万元 A 轮投资,2014年8月 获得宽带资本、IDG 资本的 1 千万美元的 A+ 轮投资,2015年5月,获得由启明资本领投的 3000 万美金 B 轮融资。今年4月同盾科技又对外宣布已完成 3200 万美元 B+ 轮融资,由尚珹资本领投,启明创投、宽带资本、华创资本、IDG 资本、线性资本等前几轮投资方均参与本轮融资。同盾科技是通付盾最大的竞争对手。而且在砸场后,《中国经营报社》的“琥珀金融帮”等微信公众账号随后就发布《同盾科技被指技术剽窃 发布会遭“砸场”》的报道,将前述的三人受雇抹黑行动描述成为“公益机构”的正义请命行为,从破坏发布会到很快网络上有相关粉饰的报道出现,这场闹事有组织有预谋。所以从这些蛛丝马迹就能看出背后黑手是谁。

这两日笔者还特意去百度了下通付盾。从内容上看,这家公司看来十分热衷于指责其他科技公司窃取其技术,淘宝、阿里聚安全都曾是它的靶子,这次又加上了同盾科技。这不得不让人好奇一家互金安全公司为何如此喜欢攻击同行,而这次通付盾抹黑同盾科技的矛头对准的是“设备指纹”技术,要知道这项技术只是一个概念,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非常有效的一种安全技术模式,就像云杀毒、安全沙箱,是一种安全技术的统称。

这项技术概念大约在十年前源出于国外,不属于任何人的私产。通付盾将此技术方法据为己有、诽谤同行抄袭这一炒作方式已经非常低端,更别说其还使用了”砸场同行发布会“这种极其下三滥的抹黑对手的卑劣行径。

真正有底气的公司如若遇到类似的技术剽窃问题都会依靠法律途径解决,比如如苹果三星的专利之战,但这次我们看到的只是雇水军、砸场、抹黑等极其卑劣的伎俩,这只能说明一个事实:同行没有剽窃行为,或者双方在这个有争议的技术细节上并不涉及侵权,或者目前并无真凭实据,而脑子进水被黑公关忽悠,采取了最最愚蠢的行为,最后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雇人砸对方的发布会现场,雇佣黑公关抹黑对手,这些行径已经涉及到违法侵害和不正当竞争。

为何祸起设备指纹
接着我们说说这次事件的焦点——设备指纹,阿里巴巴的确曾与通付盾签订过此项技术合同。但在合同中明确规定,验收之后,文档和知识产权都归阿里所有,所以通付盾指责同盾科技剽窃首先就缺乏法理基础。另就知情人透露,因为通付盾的技术太差,合同进行到一半时,阿里就终止了该项合作。

其次就设备指纹而言,指的是利用设备的多种特性进行设备识别和区分的技术方法,这是一个领域的技术总称,研发此类技术的不同企业的区分主要在于对设备特征进行识别匹配的计算机算法。任何一家企业或个人把整个设备特征识别技术都当成个人私产,这个观点非常荒谬。目前也没有相关的证据表明通付盾有这个总称中直接相关的技术专利,恰是同盾科技拥有设备指纹相关的专利,单从专利拥有上看,通付盾说同盾科技抄袭也站不住脚。

实际上,设备指纹技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在广告营销和大数据反欺诈。同盾则将设备指纹作为风险决策中最重要的底层技术之一,在规则模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设备指纹,可以更加精准的分析互联网欺诈者的行为轨迹,从蛛丝马迹中识别风险、预警风险,准确追踪定位风险产生的用户主体以及关联的所有用户。

目前,拥有设备指纹技术的,不仅仅只有同盾和通付盾两家,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能够搜到国内有很多家企业和技术爱好者在研究这一技术。而“设备指纹”为简称的设备识别技术是风控与反欺诈的一项重要技术,而且在应用方式、领域等诸多方面均存在差异,这就好比可乐,每家配方制法不一样,就将决定可乐的口感不一样, 有人甚至打比方说两家学校都教数学,如果要说一家剽窃一家的观点,那就极其荒谬。所以每一家的设备指纹技术是不同的,设备指纹技术的抄袭之说根本就不成立。

那为什么通付盾又拿它说事呢,道理很简单,因为设备指纹技术和互联网金融密切相关,因为融入了这种设备指纹的大数据反欺诈等安全技术,已经成为了国内P2P、电商、支付、O2O、游戏、娱乐、银行等各种机构的安全技术平台的组成要素之一。如今同盾科技和其他平台都在研究开发,所以在一个所有平台都有权利去开发和研究的领域,指责对方剽窃也是完全缺乏逻辑根据的。

如此发难,心虚之后狗急跳墙
最后我们看看通付盾这次为何如此沉不住气,居然使上了跑到对方的发布会现场进行抹黑公关的手法,而且可笑的是在现场居然还公开阿里与自己的私密合同,这种愚昧的泄露合同行为不仅是在打自己的脸,也让行业再次叩问通付盾的契约精神在哪,基础的商业道德准则在哪?

其实,在习惯炒作秀下限的互联网行业,这种傍大腿,做事件营销的事早已司空见惯,但这次却大大超乎了绝大多数用户的意料,而这背后也透露出行业竞争的残酷,更多的是涉事者自己的心虚。

因为从目前来看,同盾科技依托于来自阿里、SAS、FICO等行业科学家的技术创新力量,无论在产品、产业布局还是市场影响力上,都已经逐步成为这个细分领域的领导者,成为国内反欺诈和风控领域的重要技术服务提供商。如今同盾科技已服务了3000多家客户,涵盖了非银行信贷、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理财、三方支付、航旅、电商、O2O、游戏、社交平台等多个行业,近期签约客户更包括北银消费金融公司、南京银行消费金融中心、广东南粤银行、达飞金融平台、富德保险、阳光信保、安心保险、华海保险、长城汽车金融、美利金融等;截止目前,同盾已荣获2015年红鲱鱼全球科技创新100强、福布斯中国互联网金融50强等荣誉。基于行业领先的发展现状,同盾科技也完全没有必要去抄袭远远在产品与技术上落后自己多个身位的对手。

而通付盾操控公关人施襄“亲临现场”给自己壮声势,背后实则是希望通过这种不光彩的方式,提高自身在反欺诈和安全领域的“影响力”,有业内人士对通付盾选择在这个时间做这些动作的原因分析是是其融资受阻,还有业内人士分析说,是因为同业的高速发展让其分外眼红,而产品和市场的弱势,只能靠炒作的方式“刷存在感”。也有相关投资人判断,行业内一家领军企业获得巨额融资之后,行业内的其他企业很难会有机会获巨额投资,通付盾一厢情愿的炒作行为,更多地让人觉得是狗急跳墙,在做垂死挣扎。

总之,在金融科技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我们呼唤更多真正靠谱的技术安全公司,通过大数据、反欺诈和设备指纹等技术来提高互联网金融平台后端和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同时也提醒那些动辄采用线下、线上黑公关手法来进行炒作的下三滥公司,事实永远胜于雄辩,气急败坏,狗急跳墙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也将成为科技界的耻辱,一生背负骂名,作恶者,且行且慎重。


免责声明:本文中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人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您若对该稿件有任何疑问,请与本人联系。

脑力手艺人曾响铃 微信号:xiangling0815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