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订阅号,用什么叫板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

MC麦柯 2016年06月25日 12:04

法语里有个词儿,叫deja vu,意思是似曾相识,套用网络用语,就是既视感。海马体里有,自然还会遇见。比如UC浏览器。当年跟一个像安迪的御姐学法语,500学时,差不多一年时间,可惜御姐很忙,总不在身旁,所以我承担了听课+复述的重任,闲暇时光就在UC上逛,除了速度快,还有游戏和社交,感觉俞永福是用了心的。

5年之后,在阿里的场子重逢永福,思路逻辑依旧。但是UC有了新面孔,那就是订阅号。小松鼠,这个品牌,12年,一直在积累让用户看得见(u see)的好处。最初的痛点是速度,而如今消费升级,痛点变成了丰富。在过载的信息中截取最有价值的部分,推送,或许就是UC订阅号的初衷。既然UC头条分发能达到60亿的量级,全球月活用户超过4个亿(超越Safari,仅次于Chrome),那么它的野心又在那里?

俞永福切分了三个环节,上游是内容生产,下游是内容消费,中间是商业链接,其实就是电商。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如何提高内容变现的商业化路径,的确是痛点。而UC“赋能媒体”的概念,则是把淘宝、天猫的方式来解决,再加上高德、神马、微博、优酷土豆等队友,以及打通的阿里大数据资源,优势相当明显。此前,自媒体有罗振宇的《罗辑思维》,papi酱等大号已经实现商业变现或融资,但依旧还有更多的草根自媒体人在挣扎,“增粉难,变现难,运营苦”——这是徐达内的《新榜》调查结果所显示的。优质内容没被关注,变现手段过于单一,粉丝运营捉襟见肘。所以,自媒体人的价值无法在既有平台获得体现。

鉴于此,UC推出了“你的创作,值得更多”的平台理念,并且分别在算法、变现、版权等方面给出了解决方案。第一,算法。UC订阅号采用了更精准的60亿日曝光量推荐机制。具体的,在数据质量方面,UC订阅号,涵盖了搜索、电商、视频、地图、社交、应用、游戏等应用场景。在用户画像方面,UC订阅号分析用户阅读的喜好、层次、时间段、时长、资源(如视频、纯文本)等行为,进行兴趣、人群、地域等精准推荐。在内容分层方面,信源、时效性、文本、传播性、排行榜、媒介、地域、聚类、行为都可以作为分类依据。同时,先验、后验结合的推送机制,也保证了内容品质与用户匹配。

第二,在自媒体人最关心的商业变现方面,UC订阅号包括内页广告100%分成,汇川、妈妈系统兜底广告支持,同时也包括内文打赏、付费阅读、众筹等模式。第三,在原创内容生态保护方面,UC体系对原址导流保护,严防抄袭,一旦发现,全网下线并封禁,同时提供绿色举报通道,免费提供维权服务。最后,自媒体发展的趋势,绕不开社群交互场景。UC突破了唯上、唯广告、唯书生意气,唯独缺乏服务意识的窠臼,以开放心态,推动粉丝经营,粉丝活动,并支持外链。让电商自然融入,并打通支付体系。

总之,UC订阅号的出现,其实让自媒体从内容提供商转向内容服务商,“内容店铺”就是这一政策的生动画像。除了海报中的高晓松、黄磊、吴晓波之外,在现场,大咖也来了不少。《第一财经》的秦朔如今创办了“秦朔朋友圈”,他吐槽现在写稿耗时更长也更用心;前三联副主编苗炜苗师傅担任了刻画视频,他表示对自媒体的盲人摸象还要继续;64岁的局座张召忠除了《最强大脑》还要拥抱自媒体,4个月46万粉值得肯定;情感作家陆琪声称就是要走替女人骂男人路线,时时站在风口依旧看不清前头;毒舌电影创始人何君谈了如何切分垂直领域并作用户连接的经验;混子曰创始人陈磊表示将在视频凶猛的背景下他会坚守智识推广……虽然对于新媒体生态发展并无定论,但是至少UC提供了一种电商式的解决方案,而且背靠阿里系,可预期的空间足够大,一切悬念就看它全面上线后的表现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