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造崛起 “中国智造”的梦想要如何实现?

郑凯 2016年12月16日 00:58

文/郑凯

2016年的云栖大会收官站,选在了广东惠州。

在会议当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案例,是比亚迪集团CIO裘彦讲到的三个梦想,其中最重要的梦想就是新能源汽车,这显然是比亚迪选定的在传统汽车行业上做产能优化和升级的方向。

作为传统制造业的代表,比亚迪有两百多个工厂,如何做到从生产计划到市场营销,等四个系统架构全方位的协同?比亚迪是通过把阿里云的公共云架构专有化,做业务的迁移,并让所有的资源共享化来实现的,“明年开始,我们会尝试把传统制造业的制造系统逐步迁移到这个系统上去”,裘彦说。

从比亚迪的经验,我们读出了很多信息点。首先,传统制造业的升级和产能优化,离不开技术驱动,而制造业庞大的基础设施,和过去烟囱式的开发环境,必须依靠云计算的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来解决。

其次,从去年阿里云推出专有云之后,传统行业可以通过专有云实现和公共云前后一致的混合云。对于传统客户而言,可以在自己的数据中心内构建专属式“阿里云服务”,而不用再担心,数据中心的软硬件搭建、成本开支、运维以及未来会衍生的云迁移问题。

今天的阿里云,正在将公共云的普惠计算能力打造成驱动制造业转型的基础能力,而阿里云人工智能ET则在业务流程优化上提供了保障。新制造崛起,阿里云能帮助企业,达成他们的转型梦想吗?

中国智造崛起与云计算的关系

从今年5月出版的《中国制造2025》一书中,我们看到,3D 打印、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机器人技术的实现和构想都是非常令人期待的,而这些技术发展的实现,首先对中国制造业的崛起,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根据《中国制造2025》,我国将大体分“三步走”、用3个10年左右时间,最终跻身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在此过程中,需要依靠创新驱动,推广“智能制造”,做大“互联网+”模式,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新突破。

我们首先要清楚三个问题。第一,究竟什么是“智能制造”?

实际上,“智能制造”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集成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组织方式创新的先进制造系统,是集成制造、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化制造等多种先进制造系统和模式的综合。

第二,如何真正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转型升级?

在我看来,技术进步是中国智造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制造业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也是制造技术进步的过程,正因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才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上世纪中期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电子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发展迅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为制造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计算机集成制造、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等技术系统应运而生。到70年代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制造业沿着一条信息化程度不断深化的路径快速发展至今。

第三,云计算能够为中国制造带来多少价值?

波士顿咨询曾在《工业4.0——未来生产力和制造业发展前景》的报告中指出,以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为代表的工业4.0新技术将为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带来15-25%的提升,额外创造附加值6万亿元。

以南京为例,据政府数据显示,2015年,南京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5亿元,同比增长18.8%,预计在2016年,产业总规模将突破800亿元。同时,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物联网产业主营收入也在去年双双突破千亿元,除物联网产业位列江苏省第二外,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基础软件及工业软件产业均位列第一。

所以,我们认为,今天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突破,就可以看作是又一次的工业革命。以云计算为例,针对工业应用,结合工业互联网对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的要求,完善公共云基础平台建设,并通过混合云的方式实现和工场已有系统和数据中心的整合,就可能快速的促进中国智造的发展和成熟。

阿里云在改变制造业而不是颠覆

互联网模式的兴起,让互联网技术成为了目前最优秀的生产力。必须承认,互联网颠覆了很多行业,但是也让很多行业的业务流程和业务创新达到了信息化以来的最快。

很多传统行业害怕互联网和云计算带来的颠覆,所以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一直抱着谨慎的心态在看待云计算。尽管,我们已经把云计算当成企业通往未来的基础设施,但一项数据表明,在中国只有5%的企业全面拥抱了云计算。而AWS公司的一项调查则显示,全球范围内有78%的企业,还没有投入云计算的怀抱。

阿里云副总裁喻思成告诉笔者,“其实,互联网颠覆的并不是制造业,也并没有在颠覆任何实体经济行业。我们要颠覆的是在制造业和客户之间的渠道,我们颠覆的是客户购买商品的方式和客户支付的方式。我们不制造产品,所以我们所要做的事情,根本上在帮助制造业走向互联网,而不是颠覆。”

由此可见,阿里云带来的IT架构的优化和升级,是给制造业提供了新的生产力和联接方式,比如喻思成在演讲中说,“在过去传统IT厂商需要卖给大家7块钱的东西,在云上面只要花一块钱就能做到,因为我们通过机房规模化效应,把整体成本降到最低。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所改变的只是企业对待IT的方式,改变的更多的是企业和用户之间,和互联网接触的方式。”

在此基础上,阿里云希望为机器装上ET大脑,用人工智能技术揭开“新制造”时代的面纱。作为阿里云研发的人工智能ET,它目前已具备智能语音交互、图像/视频识别、交通预测、情感分析等技能。其优势在于对全局的洞察和实时决策上,在复杂局面下快速做出最优决定。

喻思成认为,“阿里云ET下一步将应用到制造业中,用大数据AI技术协助企业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全链路数据,实现生产效率提高、库存周转率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提升等目标。”

我们知道,制造业是一项对效率和管理有严格要求的行业,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本质上也是在解放生产力,释放最大化的效率。而云计算则为智能化的生产,一体化的管理提供了保障。

例如,今年5月,徐工集团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搭建国内首个“工业云”平台。吉利汽车也在利用阿里云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设计更符合用户“口味”的产品和服务,未来这一项目还将成长为“吉利大脑”,让吉利可以对市场、研发、制造做实时决策。

新制造崛起 阿里云还能做到更多

梦想的实现,总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无论是阿里云还是制造业的企业,都需要以需求为导向,业务实现为目标,技术驱动为方向来进行合理化的转型。

喻思成说,“现在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个高度之上,我们才能把计算能力以一个互联网的方式能够普惠给我们全中国和全世界的用户。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支付、计算、物流、电商,大数据,在未来都成为互联网的水电煤,我们要感谢这个时代赋予了云计算这样的机遇。”

而对于新制造的崛起和智能制造,阿里云还可以做得更多。

比如在通过消费数据,对于所有的工业企业,阿里云可以提供消费端的数据服务,通过这些服务可以指导客户生产、改进质量、提高服务品质,包括:舆情分析、销量预测、正品溯源、企业社交。

利用大数据分析,对于已经完成工厂物联网改造的企业,阿里云可以提供云计算、大数据的支持服务,如不良品率分析、设备远程运维、智能诊断、装备寿命预测、质量改进分析等服务。在大数据方面,阿里云开放了阿里巴巴十年的大数据能力,拥有全球首个囊括前、中、后台的一站式大数据平台“数加”,打通了数据采集、计算引擎、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数据应用等数据生产全链条。

凭借全产业链打通,对于未进行物联网改造的企业,但是对于工业互联网非常认可,那阿里云可以联合ISV,对企业进行工业互联网改造,打通产业价值链和消费端,形成从消费到生产的柔性生产过程,达到工业互联网最先进阶段。

我们知道,2015年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在品牌塑造、创新能力等方面与其他先进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华中数控、协鑫光伏等企业与阿里云的合作正在为云计算、大数据在工业界潜能的发挥提供实战领域的经验。这为制造业的很多同行企业带来了启示,通过技术的驱动,利用云计算服务和人工智能的技术找到一条通往产业升级转型的路是可行的。走到智能制造,我们离梦想其实只有一步之遥,是时候做出决定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