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张晓龙怼任正非,外媒炒作的“数据战”究竟怪谁?

MC麦柯 2017年08月21日 16:54

最近,继“海外代购”,BBC还盯上了中国的“网络女主播”,但是这些台前活色生鲜的姑娘,个体价值都不如数据大,你瞧,外媒集中火力炒作华为、腾讯的数据之战,用心良苦。

当狼遇上企鹅,谁能笑到最后?这就是近期华为腾讯互撕的话题。

对峙理由

近期,《华尔街日报》发表名为《华为和腾讯陷入用户数据之争 后者要求政府介入》的报道。报道称华为荣耀Magic智能手机正在收集用户活动信息,以打造其人工智能功能,应用场景包括,基于用户短信内容推荐餐厅。而争议点在于,华为收集了微信的的聊天信息。这让腾讯出离愤怒,想从我的地盘抢数据?首富第一个不服。怎么办呢?腾讯选择抱大腿,让工信部发话,制裁华为。而华为方面在更早之前曾发给《华尔街日报》的一则声明中称,所有用户数据都属于用户,而不属于微信或是荣耀Magic,华为也仅在用户通过手机设置予以授权的情况下收集用户活动信息。所以,对不起,老子没有犯规。

有法律界人士表示,如果华为在授权条款中写明类似可以收集用户使用本手机产生的各种信息,那么按照现行法规,获取用户自身信息有一定合法基础。换句话说,聊天信息,微信只提供平台,内容是用户创造的,所以所有权在用户,后者有权处置。不过,立马就有大数据专家跳出来反驳称,6月1日颁布的《网络安全法》提出厂商收集、使用个人数据要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如何证明华为收集信息是为了改善手机性能,还是为了自家增值服务赚取利润,这一点值得怀疑。而且微信为个人隐私,点对点的私人通信,应按照《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严格执行,否则造成泄密,最终还是用户遭殃。越俎代庖

从阿里顺丰到华为腾讯,数据之争愈发升级,体现出移动互联网时代到人工智能时代的显著趋势。而在巨头角力的同时,用户自身权益谁来保障,成为了最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在的数据,特别是隐私数据,是用户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更不应该被绑架, 或者越俎代庖。假如我在公用电话亭给朋友打了个电话,公用电话亭的老板能说你们的通话内容归我管辖么?所以,微信主张的权力有待商榷。同样,那个电话的生产商也不能说,你用了我的电话,那么你们的通话内容,也就为我所用,升级电话,华为这手也伸得有点长。拜托,发言权应该在用户。这时候,作为监管部门的工信部,是不是应该适时发声,明确对个人数据获取和使用的规定细则呢?但是,据知情人透露,工信部选择了缄默,希望腾讯与华为自行磋商解决。这种暧昧的态度,可以视为不作为。

行业乱象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华为腾讯数据之争呢?此前,华为多款手机的指纹识别一直未支持微信支付。对此,华为的说法是“因为华为坚持指纹识别数据只能存储在手机上,而微信希望手机厂商向微信上传指纹识别数据。”这种分歧导致华为多款手机的指纹识别一直未支持微信支付。可见,这次微信强势反击,也算是一报还一报。如果再算上今年4月,苹果与微信互撕,最终导致微信关闭了iOS端的赞赏功能。6月,腾讯手机管家起诉OPPO强制用户只能在后者应用商店内下载应用。可见,争端无处不在。当今手机app全都要求用户授权,比如手机识别码,安装应用清单,地理位置,读取、发送短信,拨打电话,读取通讯录等,从而帮助做营销推广。而手机厂商方面,同样渴求利用这些数据可以更好的做出差别化的服务。因此两者存在利益争端,都想代替用户掌握主动权。这被《哈佛商业评论》生动地描绘为反垄断的新战场。因为人工智能时代,用户画像、算法迭代、体验升级,无一例外,靠的是大数据,而且是优质的大数据。越精准,越智能,越贴心,越能提高用户的粘性与忠诚度。而科技巨头拼的就是这个抢先卡位。在这方面领域被打破,疆界变模糊,博弈更激烈,全球数十亿用户都在网中央。

隐私安全

要隐私还是要安全,成为用户最纠结的命题。这是个悖论,但是选择权应该在用户。不过,很多用户在授权时并不会认真阅读条款,给了厂商机会过度索取权限,甚至带来安全隐患。除了企业自律,行业自律之外,缺失的法律法规和严格监管,才是解决争端的重中之重。在美国,无论华为还是腾讯,这种套路根本行不通,因为个人隐私是美国人的核心价值之一。你私闯民宅,我都可以开枪射杀,保护自身安全。更何况你要从我的手机里拿走隐私,开什么玩笑。所以,我们看到《华尔街日报》作为美国媒体报道此事,而其他中国媒体只是跟从,这也反映了两国对用户隐私保护的差异。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假如用户让渡了个人信息,期望改善智能体验。那么,当他想吃饭的时候,究竟是腾讯的美团大众点评,还是阿里的饿了么口碑来推荐,就成为了另一个入口之争。所以,对于巨头而言,数据背后还是利益,这个用户让渡的权力,究竟是在手机厂商手里,还是互联网巨头手里,将直接决定了未来的垄断版图,所以这才是华为腾讯争主导权的意义。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