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数字复原项目获国际论坛奖项 百度AI赋予历史温度

智能相对论 2018年09月27日 23:53

近日,第五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开幕式暨第二届国际数字遗产案例竞赛颁奖仪式在北京拉开帷幕,来自近20个国家的40名外宾,以及来自国内34个省区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专家出席。百度凭借百度AI追寻:未消失的西南联大”数字复原项目一举斩获竞赛的设计创意奖。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图片1.png


一首震撼人心的校歌在老旧的校舍里飘荡着,在那片硝烟四起的土地上久久不息。


1937年,抗战爆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被迫南迁至昆明,并联合开设了一所临时大学,取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在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里,西南联大就像一朵孤傲的寒梅般,坚强地活着,它见证了文化的断裂,也肩负了文化的复兴,承载着科研工作者、文化工作者们重要的文件科技力量,为祖国输出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进步中作出了杰出贡献,在西南联大成立的80年后的今天,它被很多人膜拜,同时也被逐渐遗忘。


图片2.png


为了传承和发扬西南联大精神,“百度AI追寻:未消失的西南联大”数字复原项目团队,携手清华大学建筑专家郭黛姮教授,经过数月严谨的历史考证,对旧址进行了复原研究:按照1:1的比例完成了3D高精度数字化模型设计及技术交互落地。


图片3.png


一直以来,百度都在寻找科技的真正方向,直到一群年轻人被西南联大的精神所感染,他们更加懂得,科技的意义在于如何赋予人类温暖,他们开始用AI技术复原消失的西南联大。


在本次项目的执行过程中,从西南联大历史真实景象资料收集,到使用AI技术完整复原西南联大,百度团队成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并克服了一道道难以想象的关卡。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践行着用科技赋予温暖的口号,接下了这沉重的历史交接棒,代替着过去的西南联大继续传承和发展中国精神文明。


图片4.png


2017年3月,百度团队重回西南联大旧址,通过采访西南联大已毕业校友和零散资料的收集,初步还原了西南联大当年的景象,栩栩如生的建筑物一栋栋跃然纸上,一场“90后”致敬“90后的”工程开始启动,他们最终要做的是,使消失的西南联大完整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图片5.png


该项目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结合高精度图像识别、IMU空间定位等三维环境感知技术,构筑立体空间模型,并借助高性能3D渲染引擎、全景成像切片式展现等技术,将复原模型以增强现实(AR)场景和虚拟现实(VR)场景的形式,在百度APP和百科词条上“真实”呈现出来,生动还原西南联大昔日风貌,让手机屏幕前的人与西南联大来一次穿越时光的“零距离”接触。


昔日校友,如今已是平均年龄95岁高龄的老人佝偻的身子站在那里,戴着VR眼镜,对着虚空伸出双手,在他眼里,那是校园里矗立的桉树和斑驳的教室老墙,就像是跨越了时间一般,他又回到了在西南联大刻苦学习的日子里,八十年前的景象深深触动着这位西南联大毕业生的心,他那被岁月抚摸过的脸上满是震惊和感动。


图片6.png


老校友们站在用AI技术还原的虚拟校门前合影,一张张照片把过去与现在串联在一起,彷佛时过境迁,80年沧海桑田,可校门前的石阶上的青苔依旧嫩绿,校友们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慈祥和蔼的老年,西南联大始终矗立在那里,谱写着历史的篇章。


图片7.png


百度做到了,用科技熬过时间,把西南联大的辉煌永远定格在了虚拟空间里,当老校友们饱经沧桑的脸庞上露出会心的笑容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长期以来的努力和付出值得了。对于百度来说,复原西南联大是一个支点,从去年到现在,百度一直在用AI赋予历史温度。


时代的浪潮汹涌而来,人们担心越来越发达的现代技术会让我们丢失掉人的本心,冰冷的代码和死板的机器带给人类的除了方便,更多的是遗忘,忘却了一个伟大民族的艰苦奋斗精神,忘却了历史文化的传承、人情世故的余温......


而百度让我们看到,用科技温暖世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深挖人工智能这口井,评出咸淡,讲出黑白,道出vb深浅。重点关注领域:AI+医疗、机器人、智能驾驶、AI+硬件、物联网、AI+金融、AI+安全、AR/VR、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机交互等。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