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所有人都呐喊教育不公?

majihua 2016年05月26日 08:52

在中国,如果能让大家都认为不公平的,恐怕只有教育。虽然房地产、医疗和教育被封为新三座大山,可房地产却是有喜有忧,至少提前很多年买了房子的是受益者,医疗资源不足,可还是有很多人有关系有背景享受者很好的医疗特殊待遇,只有教育,即便是在身在福中也不知福,大家异口同声说不公。

中国的教育问题集中在三个节点上,一个而是小学入学,一个是高考录取,一个是毕业工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但共同的感受就是,自己遭遇了太多的不公平,因为,即便是能摆平其中一道,也很难在三重门中都可以获得优势。

高考不公

高考不公平的问题由来已久,甚至是可以追溯到明清,甚至,在朱元璋时期就爆发过科举大案,因为主考没有录取一位北方举人而惨遭弹劾甚至灭门,但随后的历史也逐渐证实,南北方的教育水平差距才是主因。新中国以来,高考制度几经变革,但不公平的质疑却与日俱增。

首先是南北方的教育不平衡,南方的教育质量好,考生的能力强,而且,南方几个发达省份是人流流入省,人口在逐渐增多,可当年根据教育水平和人口确定的招生数量只能按比例增加,于是造成了高考越来越难的现状。

然后是关于京津沪的特权问题,这几个直辖市享受了特殊的优待,高考录取异常容易,近几年更是出现了高考报名人数超越录取人数的供不应求的局面,可这几个城市并不愿意放弃优势,抱着名额不撒手,激起了全民怨气。即使在无法录取到人的情况下,北京也只是将专科与高职这两个无人报考的地方向外地人开放。不过,你要问问京沪等地老百姓,他们也实际没有多少体会到教育优势带来的福利,至少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没感受到。

其实,还有更严重的教育不公,是来自东西部的差距。大部地区教育资源远远超过西部地区,可中国的发展与未来劳动力能力的提高主要来自西部,必须解决这个不平衡才能有东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前些年的希望小学建设,虽然提高了基础教育水平,但距离目标还相差太远。

如果我们非要说个明白,高考的不公平还包括以前的各种加分,但那些流动人口的子女无法正常的参加高考,才是人伦悲剧,最终也很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

小学不公

与高考不公相比较,小学的不公平可能会更挑战我们的社会底线,如果一些孩子都不能正常学习基本的知识,带来的将不仅仅是教育问题。

在全国来看,小学的基础设施差距非常大,大城市的孩子有塑胶跑道、图书馆,可以学各种素质教育,可山区的孩子们还在爬绳索涉溪流甚至连课桌都凑不齐,楼堂馆所遍布中国,可很多学校依然破烂不堪。

如果很多人认为大城市的孩子不存在小学不公的问题,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大城市的孩子和家长感受到的不公更加严重。

由于一座城市中的教育资源也严重不均衡,择校成了家长们在忽悠而来的选择,更多的择校更加促进的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更造成更严重的择校,恶性循环。学区房就成为了房地产与教育勾结在一起的畸形产品,很多家长吃糠咽菜忍饥挨饿为了孩子买学区房,当终有一天学区房无用的时候,会让一批最后的接盘侠欲哭无泪。

这些总是自己的选择,有选择的权力,可大城市中的新移民却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每个班超越七八十人的拥挤不堪,还有很多城市根本无法安排普通打工子弟入学,加上各种歧视行为,留给小孩子的是仇恨的种子。

就业不公

千辛万苦过了独木桥,即便考上了好大学,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没有好成绩的,也许能有了不错的社会角色,这就是中国的现实。“我爸是李刚”,处处都有这样的现实故事上演。

很多大企业,要求毕业生的历史上学的血统,因为中国的大学人为的分为985、211等,有些牛的公司会要求毕业生本科阶段、研究生阶段都在985学校或者211学校,可每个人的上学有各种状态,不一定好学生就上了这些学校,由此造成了人才的错配和浪费。此外,不同的省份拥有的这些大学的数量也差异太大,河北省竟然一所没有,北京一个城市就有数十所,因为招生的地域指标分配原因,更加拉大了各地区人才之间的成长差距。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同乡会”人情社会,圈子的缺乏让一些本来落后的地区更少了发展机会。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只能打洞。中国的高考与随后的毕业工作造成了越来越固化的社会结构,给中国的整体发展埋下了难以解决的隐患。随着年轻人口的加剧减少,这个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没有公平的就业就不会有和谐的未来。

从幼儿园起,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受到了教育不公。自古以来,人们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教育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分配不公平,在一个城市之内的严重不均衡,在不同人群之中的分配隔阂,让几乎每个人都齐声高喊“教育不公”,虽然,我们知道,大家呐喊的不是同样的诉求,有些诉求甚至会加剧更大的不公。教育,能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公,想想也是醉了!

【每日一文,超过十年,欢迎业界读者沟通交流,请微博 @马继华 或加微信公众号“北国骑士”】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