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的小米,如何开挖美国墙角?

MC麦柯 2016年08月24日 10:38

这些年来,国内的智能机市场风起云涌,那些曾经为发烧而生的品牌正在逐渐褪去光环,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小米。大厦里铺了一周的吴秀波红米广告,也随着雷军发布会的结束而偃旗息鼓,公交站牌上的刘诗诗留下了僵硬的笑。那么,小米究竟要闹太套?嗯,最近听说它要进入更加残酷的美国市场,尽管类似的说法此消彼长,但是本土品牌挑战苹果大本营总还是有料。问题是,从去年开始接连被华为、OPPO、Vivo等品牌KO的小米,连本土市场都守不住,还有什么杀手锏出海呢?

是的,低价策略曾经在一段时间内发酵,让这个品牌迅速崛起,也形成了所谓米粉等社群,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各家的研发实力都在上升,成本也逐渐无法压低,否则就失去了竞争力。这就让小米的优势逐渐被拉平,甚至掉到了第二梯队。这时候,r u ok的鬼畜视频慢慢地成为了被遗忘的段子。被逼上绝路的小米,除了选择代言人之外,就寄希望于全球销售总监Hugo Barra在美国的开拓了。这哥们3年前曾在谷歌混过一段日子,然后就投身小米,此前向美国市场输出的仅仅是配件,而这一次据说要力推手机。怎么看都像一场闹剧。

此前报道,小米之所以不进军美国,是害怕摊上专利权的官司,虽然不是山寨品牌,但是很多社群运营的MIUI特色,在太平洋那边无法施展。不过,Barra撇嘴对媒体说,小米此后不会忽略美国市场。问题真的是忽略吗?

反正这哥们没给出时间表。不过,小米的市场技巧就是比照苹果来进行操控,就连雷军都被奉为雷布斯。足见其对于这个品牌的尊重,但是依靠米粉的声势与在线的饥饿营销,似乎也无法重建小米最初的光辉岁月。大概当时小米是踩中了互联网品牌的过渡节点,满足了当时一部分用户更新换代或者手机备胎的需求,但也仅仅是过渡。

小米的主要问题在于目前缺乏鲜明的产品特色,比起三星的外观,华为的技术,Vivo的拍照,OPPO的充电,市场并不清楚小米的特点究竟在哪里,难道只是雷军的英语?MIUI一旦失去了所谓粉丝的支持,恐怕就成了自说自话的闹剧。这直接反映在小米已经被挤出了国内品牌前5,甚至IDC报告称,其在今年二季度,1050万台收场,跌幅高达38%。虽然,小米辩称其在6月份单月就能创造700万的销量,但是面对全球市场,它的号召力比起华为、中兴,甚至Vivo都要逊色。

从2年前布局开始,小米一直希望走出去,东南亚,印度的试水,不温不火,但是后来一路走低。特别是到了巴西之后,小米对于销量几乎只字不提,没错实在是惨不忍睹。不过,乐观的Barra还是看到了小米的希望,对,谁都有希望。从2013年开始,小米的尝试,就是在根据不同区域选择合适时机,经过公关,小米曾收到了名不见经传的美国移动的橄榄枝,不过当时小米信誓旦旦表示不会进入美国。此后,有报道称,小米从放弃手机的微软手中接手了1500项技术专利,所以才能重振旗鼓,再战美国。

当然,美国人有苹果,所以小米在第二梯队,将会面临三星、LG、HTC等国际品牌,以及国内的华为、中兴、Vivo的双面夹击,能否凭借拾微软牙慧拿到的通行证。可能需要专为美国开发新产品序列,而一旦上路,小米的前途依旧会非常凶险。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