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情绪和事实

顾嘉 2017年12月01日 00:18

这个冬天很冷,比冬天更冷的是可能是人心。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我几乎什么都没说,但你一定明白我在说什么。看完上面这个句子,你有什么感受?前半句我陈述了一个事实,后半句做事表达了一个观点,也可以说是一些情绪。

大部分时候,我们会为一些不良事件愤愤不平,也会为一些爱心义举纷纷点赞。在社会化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可否认的现实是自己常常会被某种社会情绪所裹挟,这扰乱了我们对事件本身的判断,甚至妨碍了我们独立思考。

这其中的一条核心原因是,我们没有办法区分出浩浩荡荡的社会舆论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而哪些是情绪。

这就是今天社交媒体正在遭遇的复杂困境。一方面,大规模社会化协作可以让社交媒体的传播面更广、影响力更大、响应速度更短,但另一方面,由于新闻报道本身的门槛在不断降低,又缺乏相应的信息筛选机制,让信息误传成为可能,事件经过社会化媒体的发酵往往会走向不可控。

回顾一下近年来的几次“现象级”事件,无一不是受社会化媒体的放大最终在民众中形成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更加让人愤懑的是,不少事件往往会出现“神转折”甚至是“大逆转”,围观群众常常被弄得哭笑不得。

现在请自问,我们是否在事件传播过程中受到过某些信息的误导最终导致完全的误判呢?

请相信,无论认知能力是高还是低,作为普通人的我们都有偏见。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永远无法得知绝对的事实与全部的真相。任何事件,哪怕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也会经过自身的价值观影响以及主管加工而产生“扭曲”。不存在善恶,这是人性。

让人不安的是,每当“大事件”来临,在社会舆论的裹挟中,我们心里就像住着一头怪兽,它专门以这个世界的黑暗面为食,哪怕是未经证实的。我们每一次与“非事实”的互动,每一次“非理性”的表达,都是在喂养它。

一位叫“素隐倾心”的朋友写过一段挺有道理的话——

这是一个事实不足、观点过剩的时代。人人都能表达,但到底事实是什么,似乎没那么重要。所以假新闻才有ta的效应,狗仔的生活才能那么丰富。

我们看到在“大事件”面前,人们常常会扮演几种角色:

1.评论者

他们根据事件的部分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悲天悯人、或愤世嫉俗。但请注意,他们所掌握的信息并非事件的全貌,所以只能在某个局部、某个时段表达出自己对事件的看法,但与事实本身并无太多关系。

可恶的是,有些人正是利用大众心理的波动不断制造“耸人听闻”的“内幕消息”,引发新一轮的争论。说得高级一些叫“借势”,说得难听些不过是在“消费大众情绪”。

2.传播者

与上一梯队不同,他们会根据事件后的各种观点进行“二次创作”,在各种新闻标题上加上几句自己的评论转发到朋友圈、微博或者其他社交媒体。他们更多是在表达态度,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在宣泄情绪。

注意,正是这一轮的媒体强化让更多人卷入洪流并且为第一梯队的观察者又提供了素材和动力。

3.旁观者

他们沉默不语,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观点、没有情绪。他们当中大概会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派,另一种则极有可能是“让子弹多飞一会儿”的理智派。无论是出于什么考虑,他们很少做声,只是冷眼旁观。

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或者是观察者、或者是评论者、或者是评论者,又或者是三者的结合体,只是每种角色的“配比”不同。这本身没有对错,毕竟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也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而我想说的是:无论在扮演什么角色,都需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永远都不要自大到角色自己可以代表全部真相。

昨天的“硬盘门”事件一出,一位朋友发了一条颇具讽刺意味的朋友圈——“所有人都想拯救世界,却没人帮妈妈洗碗”。

克莱舍基的代表作《人人时代》中有这样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

有些变化是好的,有些则是坏的,大多数变化则复杂得无法贴上标签,它们正影响着群体集聚和合作的方式。这些变化是极为深远的,因为它们正放大和延伸着我们的基本社交能力,还有我们特有的社会失败。

这正是今天的世界正在经历着的,我们处在新旧时代的交汇,各种新矛盾、老问题重叠在一起,我们有理由选择“不相信”,也当然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所期待的是,无论发生了什么,请擦亮双眼辨清是非,更重要的是多提出些建设性的意见,哪怕只是微不足道,哪怕只能让世界变得好一点点。

毕竟,明天我们还得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幼儿园。毕竟,太阳还会照常升起。

毕竟,我们所说的才是我们相信的。我写的这篇文章也只是对近期在这个国家里发生的一些事的记录而已,未必是对的,并且极有可能是错的。希望除了愤怒、悲伤以外,能给出一些不一样的思考。

观点太多、情绪更多,可是真相往往只有一个。关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期待在留言区谈谈你的看法。

推荐文章